創新創效 無縫對接 孜孜不倦探索校企合作結碩果
【個人簡介】張明軍,學院一體化教師、江蘇省技工院校機械(液電裝配)專業帶頭人。作為項目負責人獲批一項江蘇省精品課程《液壓與氣動系統安裝與調試》,主編《液壓元件及液壓系統制造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出版1本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2本國家級教材和3本部頒教材,多次填補工程機械行業汽車起重機教學方面教材空白。
隨著徐工集團“國際化、世界級”戰略目標的不斷推進,企業對提升員工綜合職業能力的需求愈加迫切。學院自2012年啟動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以來,也逐步構建了“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一體化課程體系。2014年,為配合學院新校區建設,促進學院省重點專業的機電一體化(液電裝配與調試)專業建設,規劃建設涵蓋教學區、討論區、展示區、工具區和實習區為一體的工程機械液電裝調一體化學習工作站。
基于此項需求,學院多次組織召開企業專家訪談會,邀請起重機械事業部的孟獻群、鏟運機械事業部的劉文生等10位技術專家與學校領導、教學骨干一道,參與討論交流。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建設工程機械液電裝調一體化學習工作站,在軟硬件配備上要齊頭并進。同時,設計開發一套獨具工程機械特色、填補市場空白、方便日常實訓教學和企業職工回爐培訓的工程機械液電實訓裝置的設想非常好,可以實施,并對方案設計和具體實施環節,給予了一些寶貴經驗和建議。
那由誰來具體承擔呢?經過與會專家和領導的一致舉薦,確定由工程機械機電專業骨干教師張明軍老師擔負起工程機械液電系統裝調一體化工作站的建設重任。會上,張明軍老師也作了表態,他說:“感謝組織信任,把這么重要的項目交由我來完成。我一定不辜負大家厚望,將帶領我的團隊,啃下這塊‘硬骨頭’!”寥寥數語,表達出他敢于直面挑戰、勇于責任擔當的決心和斗志豪情。
一、精益求精,嚴格把關,為追求卓越品質而不斷前行
為了盡快完成工程機械液電裝調一體化工作站的調研、設計與開發工作,張明軍老師及研發團隊在院領導的統一部署下,周密制定了工程機械液電裝調一體化工作站項目實施方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他和他的團隊,也一直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品質,嚴格把控好每一個環節,確保將設計開發的工程機械液電裝調一體化工作站打造成“精品”。
1.親力親為,赴多家企業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
為凸顯工程機械特色和徐工品牌,在項目開發初期,張明軍老師帶領研發團隊多次深入起重機械事業部、挖掘機械事業部和鏟運機械事業部等企業進行調研,錨定汽車起重機、挖掘機和裝載機三種機型進行研究學習,搜集相關技術參數。而在這三種機型中,最為復雜的當屬汽車起重機。為了弄清楚其液電系統工作原理,張明軍老師主動要求去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全脫產頂崗實習。本身還肩負著開發實訓裝置統籌、協調、調度等重任的他,自感壓力不小。但他并沒有畏懼擺在自己面前的困難,而是暗下決心,做好抗壓和吃苦的雙重準備,“此次赴企業之行,只許成功,不許失??!”
一個炎熱的盛夏中午,當張明軍老師坐上公交車時,突然發現周圍有很多目光在注視著他。這時,他下意識地往自己身上看去,才發現穿在身上的工作服滿是油污。這一幕,就發生在張明軍老師在起重機械事業部頂崗實習期間。當天還在裝配調試工位上忙碌的他,接到學院辦公電話,要返校進行實訓裝置設計制作項目方案的優化評審。為了趕時間,他顧不得換下滿是油污的工作服,向分廠領導請完假后,就往回趕。此刻,尷尬的場景并沒有讓他感到絲毫的不適。在他腦海中依然想的是“液壓系統圖如何規劃設計”、“調試時如何運用原理進行一個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實訓裝置的“藍圖”,正一步步轉化成現實。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明軍老師圓滿完成在起重機械事業部為期半年的全脫產頂崗實習任務,收集到了大量汽車起重機液電實訓裝置制作的第一手資料。返校后,他又通過企業調研,完成對另外徐工其他機型液壓系統及其工作原理的資料搜集,最終向學院項目組提交了一份資料詳實、數據分析精準的調研報告。學院邀請企業專家進行聯合評審,最終確定汽車起重機、挖掘機和裝載機三種機型作為開發機型,并結合企業專家提出的具體性意見進行梳理、歸類和提煉,為下一步設計思路和設計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
2.過程跟蹤,與時間爭分奪秒,確保各項工作按時完成
在完成企業調研后,張明軍老師帶領研發團隊嚴格按企業需求進行實訓裝置設計方案的編制,方案經學院辦公會評審后,最終形成了工程機械液電設備的開發技術文件。在與合作公司進行項目實施推進的過程中,張明軍老師多次赴陜西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技術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就產品的制作工藝及產品的耐用度和扎實度等方面進行反復確認。同時,在產品生產制作階段,他深入工廠,對產品的生產進度及質量保證進行現場監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和死角。
整個實訓裝置的設計開發項目前后持續了近半年的時間。期間,張明軍老師幾乎是連軸轉的工作狀態,一門心思地撲在項目上,也顧不上陪家人和孩子。項目后期正值暑假,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陪著出去度假,而他卻只能對自己的孩子表示歉意。由于項目任務重,時間緊,為了保證9月份開學時學生能用上自主研發的實訓設備,他只能專心于設備開發的奮戰中。
為了能使設備能順利交貨,張明軍老師在寶雞的合作公司連續盯了半個多月。在此期間,通過他和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手動閥數量較多、無法在面板框架上完全布置”、“汽車起重機伸縮和變幅動作無法正常停止”、“電氣控制的按鈕布置無法實現”等問題都得到一一解決,最終確保了實訓裝置最終通過驗收如期投入使用。
3.字斟句酌,不分晝夜,竭心盡力助推成果轉化輸出
設計開發出工程機械液電實訓裝置之后,如何盡快與學院的機電一體化實訓教學相結合,并能應用于職工培訓、技能競賽集訓、興趣小組實驗等方面,是張明軍及其研發團隊面對的新一輪挑戰。
此時,張明軍又一次主動請纓,以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編寫和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專業教材申報為契機,亟待編寫一套與該實訓裝置相匹配的一體化教材和學生工作頁。盡管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的項目壓力,但他絲毫沒有畏難退縮?!?/span>5+2、白+黑”的工作狀態,對他而言,已經成為了常態化。在教材最后校樣階段,出版社將樣稿寄到了他手中,均要求在10個工作日完成。兩本書加起來60多萬字,不僅需要對文字進行逐一校正,還要將文字與原理圖的各項標注一一對照,確保不出現任何差錯。最終,兩份部頒教材均高質量地完成了校樣,順利出版,并成功應用于全國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中工程機械專業教學,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評。
二、填補市場空白,應用價值顯著,助力校企合作無縫對接
由張明軍帶領的研發團隊設計開發的工程機械液電裝調一體化學習工作站是集課堂教學與企業實踐、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為一體的綜合學習場所。該學習工作站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實踐能力提升為宗旨,同時為學院開展技能鑒定、企業高技能人才培訓、技能競賽、行業培訓等提供了載體保障,有助于為徐工和社會培育更多具備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在轉化應用方面,共設計開發與實訓臺相配套的一體化課程標準5份、魚骨圖5張、學生工作頁5份以及教學活動綱要、學習任務描述表等教學資源,有效支撐了工作站的實訓教學與日常運轉。整個實訓裝置不僅通用于三種機型并能擴展到壓路機、攤鋪機、混凝土泵車等近10種以上機型的液電實訓平臺,也是一個基于教學、裝配實習、故障設置維修、技能鑒定等多個項目在內的動態開放式系統,目前市場上此類型的工程機械液電實訓裝置尚屬空白,具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